体系认证
联系我们contact

    宁波优维创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86(0)574 83868169
    手机:+86(0)13429363156
    传真:+86(0)574 83885639
    QQ:369300335
    Email: sufa@uv8000.org
    联系人:李小姐
    联系地址:宁波市海曙区顺德路189弄尚南小筑商务楼12号3-26室
    网 址:http://www.uv8000.org

    扫描二维码打开优维贴身管家小程序

验厂辅导资讯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验厂辅导资讯 > 正文

2006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条款-重点摘要

作者:admin 来源:宁波优维创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日期:2014/9/10 14:20:48 人气:17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条款

重点摘要

GB50016-2006

2006年12月1日实施

1.0.2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

1    9层及9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建筑);

2  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0m的公共建筑;

3  建筑高度大于24.0m的单层公共建筑;

4  地下、半地下建筑(包括建筑附属的地下室、半地下室);

5  厂房;

6  仓库;

7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

8  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

9  可燃材料堆场;

10  城市交通隧道。

 

厂房(仓库)

3.1  火灾危险性分类

3.1.1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分为甲、乙、丙、丁、戊类,并应符合表3.1.1的规定。

表3.1.1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生产

类别

火灾危险性特征

项别

使用或产生下列物质的生产

1

2

3

4

5

 

6

7

闪点小于28℃的液体

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

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

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大于等于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

1

2

3

4

5

6

闪点大于等于28℃,但小于60℃的液体

爆炸下限大于等于10%的气体

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

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

助燃气体

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纤维、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雾滴

1

2

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

可燃固体

1

2

3

对不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温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强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

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它用的各种生产

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

 

常温下使用或加工不燃烧物质的生产

 

3.3.8  厂房内严禁设置员工宿舍。

办公室、休息室等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当必须与本厂房贴邻建造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不燃烧体防爆墙隔开和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

在丙类厂房内设置的办公室、休息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厂房隔开,并应至少设置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如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3.3.15  仓库内严禁设置员工宿舍。

甲、乙类仓库内严禁设置办公室、休息室等,并不应贴邻建造。

在丙、丁类仓库内设置的办公室、休息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库房隔开,并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如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3.4.5  当丙、丁、戊类厂房与公共建筑的耐火等级均为一、二级时,其防火间距可按下列规定执行:

     1 当较高一面外墙为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或比相邻较低一座建筑屋面高15.0m及以下范围内的外墙为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

2 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屋顶不设天窗、屋顶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或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墙上开口部位采取了防火保护措施,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小,但不应小于4.0m。

 

3.6.10  使用和生产甲、乙、丙类液体厂房的管、沟不应和相邻厂房的管、沟相通,该厂房的下水道应设置隔油设施。

3.6.11  甲、乙、丙类液体仓库应设置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遇湿会发生燃烧爆炸的物品仓库应设置防止水浸渍的措施。

3.7  厂房的安全疏散

3.7.1  厂房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m

3.7.2  厂房的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当符合下列条件时,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

甲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0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5人;

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5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10人;

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25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20人;

丁、戊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40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30人;

下、半地下厂房或厂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其建筑面积小于等于50m2,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

3.7.3  地下、半地下厂房或厂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当有多个防火分区相邻布置,并采用防火墙分隔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至少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3.7.4  厂房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表3.7.4的规定。

3.7.4                     厂房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m

生产类别

耐火等级

单层厂房

多层厂房

高层厂房

地下、半地下厂房或厂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

一、二级

30.0

25.0

一、二级

75.0

50.0

30.0

一、二级

   

80.0

60.0

60.0

40.0

40.0

30.0

一、二级

   

   

不限

60.0

50.0

不限

50.0

50.0

45.0

一、二级

   

   

不限

100.0

60.0

不限

75.0

75.0

60.0

 

3.7.5  厂房内的疏散楼梯、走道、门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表3.7.5的规定经计算确定。但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1m,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4m,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0.9m。当每层人数不相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应分层计算,下层楼梯总净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

首层外门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且该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1.2m

3.7.5           厂房疏散楼梯、走道和门的净宽度指标(m/百人)

厂房层数

一、二层

三层

≥四层

宽度指标

0.6

0.8

1.0

3.7.6  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应设置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室外楼梯、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7.4节的有关规定。

3.7.7  建筑高度大于32.0m且设置电梯的高层厂房,每个防火分区内宜设置一部消防电梯。消防电梯可与客、货梯兼用,消防电梯的防火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7.4.10条的规定。

符合下列条件的建筑可不设置消防电梯:

1  高度大于32.0m且设置电梯,任一层工作平台人数不超过2人的高层塔架;

2  局部建筑高度大于32.0m,且升起部分的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50m2的丁、戊类厂房。

 

3.8  仓库的安全疏散

3.8.1  仓库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m

3.8.2  每座仓库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当一座仓库的占地面积小于等于300m2时,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仓库内每个防火分区通向疏散走道、楼梯或室外的出口不宜少于2个,当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00 m2时,可设置1个。通向疏散走道或楼梯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3.8.3  地下、半地下仓库或仓库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当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00m2时,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

地下、半地下仓库或仓库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当有多个防火分区相邻布置,并采用防火墙分隔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至少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3.8.7  高层仓库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3.8.8  除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多层戊类仓库外,其它仓库中供垂直运输物品的提升设施宜设置在仓库外,当必须设置在仓库内时,应设置在井壁的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井筒内。室内外提升设施通向仓库入口上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或防火卷帘。

3.8.9  建筑高度大于32.0m且设置电梯的高层仓库,每个防火分区内宜设置一台消防电梯。消防电梯可与客、货梯兼用,消防电梯的防火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7.4.10条的规定。

 

 

5.3  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

5.3.1  民用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m

5.3.2  公共建筑内的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设一个安全出口或疏散楼梯:

除托儿所、幼儿园外,建筑面积小于等于200m2且人数不超过50人的单层公共建筑;

除医院、疗养院、老年人建筑及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等外,符合表5.3.2规定的23层公共建筑。

5.3.2                     公共建筑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的条件

耐火等级

最多层数

每层最大建筑面积(m2

     

一、二级

3

500

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人数之和不超过100

三级

3

200

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人数之和不超过50

四级

2

200

第二层人数不超过30

 

5.3.4  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公共建筑,当设置不少于2部疏散楼梯且顶层局部升高部位的层数不超过2层、人数之和不超过50人、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200m2时,该局部高出部位可设置1部与下部主体建筑楼梯间直接连通的疏散楼梯,但至少应另外设置1个直通主体建筑上人平屋面的安全出口,该上人屋面应符合人员安全疏散要求。

5.3.5  下列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包括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或室外疏散楼梯:

1 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

2 旅馆;

3 超过2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

4 设置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且建筑层数超过2层的建筑;

5 超过5层的其它公共建筑。

5.3.6  自动扶梯和电梯不应作为安全疏散设施。

5.3.7  公共建筑中的客、货电梯宜设置独立的电梯间,不宜直接设置在营业厅、展览厅、多功能厅等场所内。

5.3.8  公共建筑和通廊式非住宅类居住建筑中各房间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该房间相邻2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m。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设置1个:

房间位于2个安全出口之间,且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20m2,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0.9m

除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外,房间位于走道尽端,且由房间内任一点到疏散门的直线距离小于等于15.0m、其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1.4m

5.3.11  居住建筑单元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住户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5m时,该建筑单元每层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当通廊式非住宅类居住建筑超过表5.3.11规定时,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居住建筑的楼梯间设置形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通廊式居住建筑当建筑层数超过2层时,户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其它形式的居住建筑当建筑层数超过6层或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500m2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当户门或通向疏散走道、楼梯间的门、窗为乙级防火门、窗时,可不设置封闭楼梯间。

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宜通至屋顶,通向平屋面的门或窗应向外开启。

当住宅中的电梯井与疏散楼梯相邻布置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置封闭楼梯间。当电梯直通住宅楼层下部的汽车库时,应设置电梯候梯厅并采用防火分隔措施。

5.3.11      通廊式非住宅类居住建筑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的条件

耐火等级

最多层数

每层最大建筑面积(m2)

     

一、二级

3

500

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人数之和不超过100

三级

3

200

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人数之和不超过50

四级

2

200

第二层人数不超过30

5.3.12  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安全出口和房间疏散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当平面上有2个或2个以上防火分区相邻布置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1个通向相邻分区的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必须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使用人数不超过30人且建筑面积小于等于500m2的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其直通室外的金属竖向梯可作为第二安全出口;

房间建筑面积小于等于50m2,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时,可设置1个疏散门;

地下、半地下建筑的疏散楼梯间应符合本规范第7.4.4条的规定。

5.3.13  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应符合表5.3.13的规定;

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非封闭楼梯间的距离,当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应按表5.3.13的规定减少5.0m;当房间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应按表5.3.13的规定减少2.0m

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在首层采用扩大封闭楼梯间。当层数不超过4层时,可将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小于等于15.0m处;

 

5.3.14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建筑中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经计算确定。

   安全出口、房间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不超过6层的单元式住宅,当疏散楼梯的一边设置栏杆时,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0m

 

消防车道

 

6.0.6  工厂、仓库区内应设置消防车道。

占地面积大于3000m2的甲、乙、丙类厂房或占地面积大于1500m2的乙、丙类仓库,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应沿建筑物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7.4  楼梯间、楼梯和门

7.4.1  疏散用的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2  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

3  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它障碍物;

楼梯间内不应敷设甲、乙、丙类液体管道;

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

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设置可燃气体计量表。当住宅建筑必须设置时,应采用金属套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装置等保护措施。

7.4.2  封闭楼梯间除应符合本规范第7.4.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

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

除楼梯间的门之外,楼梯间的内墙上不应开设其它门窗洞口;

高层厂房(仓库)、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设置封闭楼梯间时,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5  其它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可采用双向弹簧门。

 

7.4.5  室外楼梯符合下列规定时可作为疏散楼梯:

1  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1.1m,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

2  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

3  楼梯段和平台均应采取不燃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楼梯段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

4  通向室外楼梯的门宜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室外开启;

5  除疏散门外,楼梯周围2.0m内的墙面上不应设置门窗洞口。疏散门不应正对楼梯段。

7.4.6  用作丁、戊类厂房内第二安全出口的楼梯可采用金属梯,但其净宽度不应小于0.9m,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

7.4.7  疏散用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宜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当必须采用时,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度不应大于10°,且每级离扶手25cm处的踏步深度不应小于22cm。

7.4.8  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两梯段扶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cm。

 

7.4.11  建筑中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不应设置卷帘门。

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区处应设置甲级常开防火门。

7.4.12  建筑中的疏散用门应符合下列规定:

民用建筑和厂房的疏散用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除甲、乙类生产房间外,人数不超过60人的房间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30人时,其门的开启方向不限;

民用建筑及厂房的疏散用门应采用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

仓库的疏散用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首层靠墙的外侧可设推拉门或卷帘门,但甲、乙类仓库不应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

人员密集场所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用门,或设有门禁系统的居住建筑外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易于打开,并应在显著位置设置标识和使用提示。

 

 

7.5  防火门和防火卷帘

7.5.1  防火门按其耐火极限可分为甲级、乙级和丙级防火门,其耐火极限分别不应低于1.20h、0.90h和0.60h。

7.5.2  防火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具有自闭功能。双扇防火门应具有按顺序关闭的功能;

常开防火门应能在火灾时自行关闭,并应有信号反馈的功能;

3  防火门内外两侧应能手动开启(本规范7.4.12条第4规定除外)

4 设置在变形缝附近时,防火门开启后,其门扇不应跨越变形缝,并应设置在楼层较多的一侧。

 

 

7.6  天桥、栈桥和管沟

7.6.1  天桥、跨越房屋的栈桥,供输送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及可燃材料的栈桥,均应采用不燃烧体。

7.6.2  输送有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栈桥不应兼作疏散通道。

7.6.3  封闭天桥、栈桥与建筑物连接处的门洞以及敷设甲、乙、丙类液体管道的封闭管沟(廊),均宜设置防止火势蔓延的保护设施。

7.6.4  连接两座建筑物的天桥,当天桥采用不燃烧体且通向天桥的出口符合安全出口的设置要求时,该出口可作为建筑物的安全出口。

 

 

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

8.1  一般规定

8.1.1  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的设计应根据建筑用途及其重要性、火灾特性和火灾危险性等综合因素进行。

8.1.2  在城市、居住区、工厂、仓库等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时,必须同时设计消防给水系统。城市、居住区应设市政消火栓。民用建筑、厂房(仓库)、储罐(区)、堆场应设室外消火栓。民用建筑、厂房(仓库)应设室内消火栓,并应符合本规范第8.3.1条的规定。

    消防用水可由城市给水管网、天然水源或消防水池供给。利用天然水源时,其保证率不应小于97%,且应设置可靠的取水设施。

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且建筑物体积小于等于3000m3的戊类厂房或居住区人数不超过500人且建筑物层数不超过两层的居住区,可不设置消防给水。

8.1.3  室外消防给水当采用高压或临时高压给水系统时,管道的供水压力应能保证用水总量达到最大且水枪在任何建筑物的最高处时,水枪的充实水柱仍不小于10.0m;当采用低压给水系统时,室外消火栓栓口处的水压从室外设计地面算起不应小于0.1MPa

 

8.1.6  除住宅外的民用建筑、厂房(仓库)、储罐(区)、堆场应设置灭火器;住宅宜设置灭火器或轻便消防水龙。灭火器的配置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的有关规定。

 

8.3  室内消火栓等的设置场所

8.3.1  除符合本规范第8.3.4条规定外,下列建筑应设置DN65的室内消火栓:

建筑占地面积大于300m2的厂房(仓库);

体积大于5000m3的车站、码头、机场的候车(船、机)楼、展览建筑、商店、旅馆建筑、病房楼、门诊楼、图书馆建筑等;

特等、甲等剧场,超过800个座位的其它等级的剧场和电影院等,超过1200个座位的礼堂、体育馆等;

超过5层或体积大于10000m3的办公楼、教学楼、非住宅类居住建筑等其它民用建筑;

超过7层的住宅应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当确有困难时,可只设置干式消防竖管和不带消火栓箱的DN65的室内消火栓。消防竖管的直径不应小于DN65

注:耐火等级为一、二级且可燃物较少的单层、多层丁、戊类厂房(仓库),耐火等级为三、四级且建筑体积小于等于3000m3的丁类厂房和建筑体积小于等于5000m3的戊类厂房(仓库),粮食仓库、金库可不设置室内消火栓。

 

8.3.4  存有与水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的物品的建筑物和室内没有生产、生活给水管道,室外消防用水取自储水池且建筑体积小于等于5000m3的其它建筑可不设置室内消火栓。

 

 

8.4.4  设置常高压给水系统并能保证最不利点消火栓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的水量和水压的建筑物,或设置干式消防竖管的建筑物,可不设置消防水箱

设置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建筑物应设置消防水箱(包括气压水罐、水塔、分区给水系统的分区水箱)。消防水箱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重力自流的消防水箱应设置在建筑的最高部位;

2  消防水箱应储存10min的消防用水量。当室内消防用水量小于等于25L/s,经计算消防水箱所需消防储水量大于12m3时,仍可采用12m3;当室内消防用水量大于25L/s,经计算消防水箱所需消防储水量大于18m3时,仍可采用18m3

3  消防用水与其它用水合用的水箱应采取消防用水不作他用的技术措施;

4  发生火灾后,由消防水泵供给的消防用水不应进入消防水箱;

5  消防水箱可分区设置。

8.4.5  建筑的室内消火栓、阀门等设置地点应设置永久性固定标识。

 

 

8.5  自动灭火系统的设置场所

8.5.1  下列场所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除不宜用水保护或灭火者以及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宜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大于等于50000纱锭的棉纺厂的开包、清花车间;大于等于5000锭的麻纺厂的分级、梳麻车间;火柴厂的烤梗、筛选部位;泡沫塑料厂的预发、成型、切片、压花部位;占地面积大于1500m2的木器厂房;占地面积大于1500m2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单层、多层制鞋、制衣、玩具及电子等厂房;高层丙类厂房;飞机发动机试验台的准备部位;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丙类地下厂房;

每座占地面积大于1000m2的棉、毛、丝、麻、化纤、毛皮及其制品的仓库;每座占地面积大于600m2的火柴仓库;邮政楼中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空邮袋库;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可燃物品地下仓库;可燃、难燃物品的高架仓库和高层仓库(冷库除外);

 

 

8.6  消防水池与消防水泵房

8.6.1  符合下列规定之一的,应设置消防水池:

当生产、生活用水量达到最大时,市政给水管道、进水管或天然水源不能满足室内外消防用水量;

市政给水管道为枝状或只有1条进水管,且室内外消防用水量之和大于25L/s

8.6.2  消防水池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室外给水管网能保证室外消防用水量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量应满足在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消防用水量的要求。当室外给水管网不能保证室外消防用水量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量应满足在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消防用水量与室外消防用水量不足部分之和的要求。

当室外给水管网供水充足且在火灾情况下能保证连续补水时,消防水池的容量可减去火灾延续时间内补充的水量;

补水量应经计算确定,且补水管的设计流速不宜大于2.5m/s

消防水池的补水时间不宜超过48h;对于缺水地区或独立的石油库区,不应超过96h

容量大于500m3的消防水池,应分设成两个能独立使用的消防水池;

供消防车取水的消防水池应设置取水口或取水井,且吸水高度不应大于6.0m。取水口或取水井与建筑物(水泵房除外)的距离不宜小于15m;与甲、乙、丙类液体储罐的距离不宜小于40m;与液化石油气储罐的距离不宜小于60m,如采取防止辐射热的保护措施时,可减为40m

消防水池的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0m

消防用水与生产、生活用水合并的水池,应采取确保消防用水不作他用的技术措施;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消防水池应采取防冻保护设施。

8.6.9  消防水泵应保证在火警后30s内启动。

消防水泵与动力机械应直接连接。

 

 

防烟与排烟

9.1   一般规定

9.1.1  建筑中的防烟可采用机械加压送风防烟方式或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方式。

建筑中的排烟可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或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方式。

9.1.2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应设置防烟设施。

9.1.3  下列场所应设置排烟设施:

丙类厂房中建筑面积大于300m2的地上房间;人员、可燃物较多的丙类厂房或高度大于32.0m的高层厂房中长度大于20.0m的内走道;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5000m2的丁类厂房;

占地面积大于1000m2的丙类仓库;

公共建筑中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且建筑面积大于300m2的地上房间;长度大于20.0m的内走道;

中庭;

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200m2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或地下、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总建筑面积大于200m2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半地下建筑或地下室、半地下室;

其它建筑中长度大于40.0m的疏散走道。

9.1.4  机械排烟系统与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宜分开设置。当合用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火安全措施,并应符合机械排烟系统的有关要求。

9.1.5  防烟与排烟系统中的管道、风口及阀门等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排烟管道应采取隔热防火措施或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

 

 

 

11.3  消防应急照明和消防疏散指示标志

11.3.1  除住宅外的民用建筑、厂房和丙类仓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消防应急照明灯具: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

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配电室、防烟与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其它房间;

观众厅,建筑面积超过400m2的展览厅、营业厅、多功能厅、餐厅,建筑面积超过200m2的演播室;

建筑面积超过300m2的地下、半地下建筑或地下室、半地下室中的公共活动房间;

公共建筑中的疏散走道。

11.3.2  建筑内消防应急照明灯具的照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疏散走道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0.5lx

人员密集场所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1.0lx

楼梯间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5.0lx

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配电室、防烟与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其它房间的消防应急照明,仍应保证正常照明的照度。

11.3.3  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宜设置在墙面的上部、顶棚上或出口的顶部。

11.3.4  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仓库)及甲、乙、丙类厂房应沿疏散走道和在安全出口、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门的正上方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正上方应采用“安全出口”作为指示标识;

 2  沿疏散走道设置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0m以下的墙面上,且灯光疏散指示标志间距不应大于20.0m;对于袋形走道,不应大于10.0m;在走道转角区,不应大于1.0m,其指示标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的有关规定。

11.3.6  建筑内设置的消防疏散指示标志和消防应急照明灯具,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和《消防应急灯具》GB17945的有关规定。

 

 

11.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控制室

11.4.1  下列场所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大中型电子计算机房及其控制室、记录介质库,特殊贵重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机器、仪表、仪器设备室、贵重物品库房,设有气体灭火系统的房间;

    2  每座占地面积大于1000m2的棉、毛、丝、麻、化纤及其织物的库房,占地面积超过500m2或总建筑面积超过1000m2的卷烟库房;

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m2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制鞋、制衣、玩具等厂房